第32章 “花朝节”,行走在春光里,充满了浪漫(2 / 2)
迎春花穿上了鹅黄色的衣裙,如排队入学的女娃,一朵接一朵地挨在一起,见了老师,羞得挤成了一团,娇姿和柔态的神韵,让上人怜爱。
我记得撰有名剧《桃花扇》的孔尚任,也曾写有竹枝词形容花朝踏青归来的盛况:“千里仙乡变醉乡,参差城阙掩斜阳。雕鞍绣辔争门入,带得红尘扑鼻香。”
我想古时候每逢花朝节,文人雅士邀三五知己,踏青寻春赏花,其实是向阳而生,向光而行。憋了一个冬天的寒冷,忍受了一个冬天的静寂。春来了,明媚又温暖,照一身的温暖,让生命也生动不少,满眼春色,晒种祈丰。
对于现代人而言,“花朝节”这个名字显得比较生疏,但是在古代农耕社会,“花朝节”却是充满文艺和浪漫的。
文艺性,是指文人雅士在这一天,结伴郊游,踏青赏花,祭祀花神,更是设宴饮酒,烹茶对吟,赋诗作画,传花令,抽花签,斗草,观看歌舞,欢声笑语,甚是风雅。
浪漫性,花朝节在民间也被称为姑娘会。在古代,封建礼法盛行,妇女们的活动区域以及行为举止,皆受到严格的限制,但有两个日子却是例外,一个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再一个就是花朝节,女性在这一天被允许可以外出散心,嬉戏玩耍,结交朋友。令未出阁的女子最为喜爱的活动,有赏红、拜花神、吃花糕、行花令等,祈祷自己像花一样富有朝气与妩媚动人。
我正思索到这里,田陌上出现了几个女人,手上拿着各式各样的丝巾,有红的,有绿的,有黄的,迎着风招展。我走过去一看,原来她们也是来踏青照相的。在原野上,这几个女人,穿着艳丽,轻舒广袖,轻轻摆动丝巾,五颜六色翩然起舞,搅动了春光,给乏味的人世间增了色、添了香。
古今女人都一样,都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开放,追逐春光,寻花捉蝶。
是的,世间美好的样子,都有春天和美女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