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风萧萧兮易水寒(二)(2 / 2)
“既是如此,那还不动手?”荆轲笑道。
狗屠听了,立刻去将杀好的狗洗干净,而后烧了柴火,将佐料准备好,狗肉放进去锅中,盖上锅盖,便开始煮起来了
因为动手得早,煮好狗肉也才是戌时过半,四人坐在一起饮酒,吃着狗肉,唯独少了陆棠一人。
将近子时的时候,四人多少都有了醉意,各自都歇息了,第二日起来,太子丹的马车已经到了门口,随行的还有秦舞阳、鞠武等人。
荆轲将装着放逾期头颅的盒子,以及那幅督亢图,还有徐夫人打造的匕首给带上,随着太子丹等人一同出城。当下莫平风、狗屠、高渐离三人都跟上
城中的人见得太子丹的马车出行,又有大批人马跟着,此时都露出惊讶之色,显然他们不明白太子丹要去往何处。
马车出了蓟城,沿着官道向着西面直行,差不多午时的时候,便到了易水边上。
此时已经是初冬时节,太阳虽然升得老高,却没有多少温度,干枯的芦苇像是一张大大的草席,向着远方延伸,当清风吹起的时候,那芦苇顿然胡乱飞起,惊得其间的飞鸟展翅朝着高空而去,还发出长鸣之声。
荆轲站在易水边上,朝着秦国的方向看去,一时间,心里面不由生出万千感慨来。
太子丹下来马车,与荆轲并肩而立,两人一人身材魁梧,雄伟奇阔,一人身子稍显消瘦,但却是有一股寻常人没有的贵气。他们皆是人中龙凤,乃是人间俊杰,站在一起,一时间让人眼前发亮。
“荆兄,此去咸阳,路途漫漫,大燕国的生死存亡,便都拜托了!”太子丹开门见山,直接说道。
荆轲闻言,只感觉身上的担子又重了一些,他看向那些衰败枯萎的芦苇,笑道:“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有人选择平平凡凡过人,有人不甘寂寞,非要弄出些名堂来,我荆轲成名许久,今时今日,才明白自己的意义所在,此次去咸阳,一定会为殿下解决烦忧的!”
太子丹知晓荆轲的本事,眼下他眼中忧色尽去,露出自信之色来,笑道:“这芦苇虽枯,但其间已经有新的嫩芽长出,这个冬季就算是再如何的严寒,但也奈何不得他,待明年春来,定然又是一片繁绿,生机勃勃!”
荆轲闻言,顿然意气风发,笑道:“不用来年春天,今日今时,便要它嫩绿盎然!”
太子丹眼中闪过兴趣之色,问道:“荆兄有什么法子,能让其嫩绿于寒冬之中生长?”
荆轲听了,一个空翻,真气运转,掌间射出,此时包裹在芦苇之中的嫩绿,顿然抽出新芽,快速生在。
“荆兄的内力修为,竟然到了这等境界,此次大事,定然能成!”站在一边的鞠武见得荆轲如此了得,当下不由赞道。
荆轲一个空翻,身子翻旋回来,稳妥妥的落地,没有发出任何声响,当下他轻声一笑,道:“鞠大人客气了!”
鞠武道:“这不是客气,是对荆兄的由衷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