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诸人反应(2 / 2)
“难就难在,这孩子,我还真查不出来有什么古怪之处。还只能照着哈云老人家的话,派了人,暗中好好保护他,真是觉得窝囊。”
中年人眉头紧锁,一直盯着桌案上的资料公文,眼睛锐利的仿佛能将纸堆瞪出一道孔来,越想越入神,竟丝毫没有察觉夫人一旁担心的神情。
旁边的夫人看到丈夫这样子,不由得愣了起来。
她轻轻地拍了拍丈夫的肩膀,摸了摸他的额头,悄声问道:
“风郎,你怎么了?”
中年男人这才回过神儿,意识到,自己妻子难以理解那么多。
今天,也是自己给妻子讲的太多了。
他笑一笑,轻轻地拍了两下妻子的手,“没事,我就是有点儿累了。你去外面等会儿我,我待会就回府。”
“那...小如呢?”夫人低下头,微微低落。
望着眼前眼巴巴的妻子,中年男人想了想,也不介意了。
“我现在就让人回去先把他解禁了。”
夫人听了,很是开心一笑,便自顾自的走出书房,去到外面去等中年男人了。
“罢了,可能真是我多心罢了。行山遁世多年,当年便有人说他将死不久,可能,此子的确是一个大才罢了。”
中年男人看着窗外秋光,心里又开始不断地叹息。
“他要是能多体会体会为父的用心良苦,我又何必如此操劳呢。”
“来人。”
中年人想了想,还是一声喝下。
一名身着黑色兵甲、佩戴长剑的离宫苑骁骑应声入门,抱拳半跪在地上。
“是,大司宫。”
“你拿着我的释家玉符,立马先行回到释府,将少爷放出来。记得让姆妈侍女们都给他洗漱打扮一番。
我和夫人待会就回府。告诉他,夫人想他想得紧,打扮好一点,一家晚上一起吃饭。”
“是,大司宫。”
释家家主望着书房门外,在大堂里一心欢喜、等待自己的夫人,不由得也软下心来,决定还是放过自己儿子一马,不特别管教了。
临走前,他还是照例,翻了一下那沓资料,怕有什么漏下来的疑点。
资料一直翻到最后一页,都显得很是稀松平常,完全没有什么很奇怪的地方。
但最后一页的封皮里,还夹着一些这几条探子新搜寻上来的纸条,有些还没有展开。
他展开了一张纸条,却发现上面写了一排小字:
“秋和,自称宋国天与宋国夏为其师兄。”
中年男人自然知道宋国天与宋国夏是何许人也。
宋家双生子嘛...
姓宋,还是双生子。
指尖轻轻抚过“天”和“夏”二字,他的脸上出现了一抹意味深长的沉吟。
当年不是没有彻查过宋家双生子,但这里面的确没什么猫腻。
可今天这个被哈云高赞的孩子,却自称是宋家双生子的师弟。
中年男人低头一哼,冷笑了一下。
“有趣,这还真有趣。”
同样是在东市,紧靠着离宫苑的宗华台里,最高处那间华丽书房中,端坐着一名正气威严的中年人,两鬓略有斑白,眼睛炯炯有神。
他听着窗外传过来的大昭和广场呼声,低下头看着手里的文书。
同样是一打密密麻麻的资料,但同样没有看出丝毫的破绽和疑点。
程道年低头沉吟着,细细思考着这里面的信息。
一名紫衣官员扣了扣书房门,从外抱着一叠新的奏程搬到了书房的大桌案上。
“国主,这是今天的奏程。”
程道年点了点头,仍是低头看着手里的资料,突然抬起头,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东西一样的,
“欸,去保护那个雍州孩子的护卫,保护的怎么样了?”
“禀国主,自从哈云法师传话、国主亲自遴选护卫前去保护那名雍州学子后,数十名护卫一直尽心职守,不仅恰到好处地将各大势力的探子、暗客与恩马都很好地隔离了那名学子之外,还丝毫没有让那名学子察觉。
直到现在,那名学子都自由自在的,每日打铁、学医、看书,在京都里似乎还生活的挺习惯,丝毫没有受到外界流言影响,也完全没有见过任何一名付客与四方势力。”
程道年点了点头,对紫衣官员的报告还算满意。
“本君也不知哈云圣人是何用意,这孩子可能的确身负大才,但让一届圣人亲自传话人间,还是着实有些蹊跷的。”
紫衣官员没有接话,也不知道该如何接,仍旧是保持着抱拳礼,微微鞠躬,一直保持着弯着腰的姿势。
“对了,国主,外面秋华榜已放,雍州那个孩子,果然是首榜状元。”
“嗯,这个我也知道。要不然,怎么会派护卫前去呢。”
程道年略略沉吟,便挥挥手,让紫衣官员先行退出了。
他低头看着密密麻麻的文书,想了想,但终于也没有太过纠结。
“的确是个好孩子。进了京都,秋考考的这么好,连中三元啊。
给学宫录子队找了这么多次,还能随自己心意,安然自如地在京都里打铁、学医、看书,丝毫不受外界干扰。”
程道年看着文书和报告里描写的那名孩子的日常生活,也显得很是满意,点了点头。
“但是...谁让你这么快就和我家闺女儿认识上了呢。”
程道年皱了皱眉,一下子又满脸不乐意了,竟露出一种很是不开心的表情。
“这才多大呢程苏桃,刚刚从西土归国,就想着离开爹爹了?哼。”
威严无比的宗华国主,看着手里的文书,翻来翻去,竟越看越不舒服,干脆丢掉了公文堆的后面,不再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