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画皮.半面妆(1 / 2)
清?袁枚的《子不语》:
“山东文登县毕氏妇,三月间浣衣池上,见树上有李,大如鸡卵。心异之,以为暮春时不应有李,采而食焉,甘美异常。自此腹中拳然,遂有孕。
十四月产一小龙,长二尺许,坠地即飞去。到清晨必来饮其母之乳。父恶而持刀逐之,断其尾,小龙从此不来。
他虽为龙,却是普通村民所生。因其出身姓李,而尾巴又被其父砍断一截而得名“秃尾巴老李”。
——题记
传说“二月二,龙抬头”即与秃尾巴老李有关;传说船过江时必须有山东人才能开船,也是因秃尾巴老李爱护其老乡。
关于秃尾巴老李,还有其他有趣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之前,绿石谷中住着一对锦鲤夫妻,一青一白,灵智初开。这对夫妻,每日嬉戏修炼,期望有朝一日能够化身为龙,从此遨游天地,无拘无束。
有一天黑龙江秃尾巴老李来看望绿石娘娘,看到两条锦鲤漫无目的地修炼,便施法在河的上游立了一个小瀑布,告诉他们,跳过此瀑布之日,便是二人化龙之时,从此夫妻两个修炼更加勤奋,日日不绝。
终于有一天他们觉得自己已经能够跳过瀑布,便一起来到了瀑布之下,奋力一跃,谁知瀑布之后并不是坦途一片,而是一道山崖,然而夫妻两个并不放弃,一次次跃上瀑布,一次次撞岩落下。
终于绿石娘娘被他们夫妻锲而不舍的精神所打动,于是挥手在瀑布前凿开一道缝隙。
两条锦鲤用尽最后的力气冲上瀑布,刹那间霞光万道、瑞彩千条,夫妻二人脱胎换骨,腾云驾雾,化身为龙。
后为报答绿石娘娘的恩德夫妻两个便住在了绿石谷的双龙潭中,为当地百姓行云布雨,护佑一方。
每到黄昏时分,山风习习,谭雾渐起,谭底双龙时隐时现,酷似仙境。
李氺带着商洛来到画风阁时,风四娘已经等在那里。画风阁生意兴隆,客栈虽然不是雕栏玉砌,但是很干净讲究。
每个桌间都挂着轻纱,缠缠绵绵的隔开了彼此。有风起时,飞纱缥缈仿佛海市蜃楼般靡丽。风四娘笑声爽朗,在阁楼间绕梁不绝,她的衣裳肩上绣着几朵艳丽的桃花。
三月江南,桃花盛放。花期短的花,一簇簇拥抱在枝头,有白的有粉的,风四娘的肩头就是粉色的。画风阁在大漠之中屹立千年,虽然只是一独立的小楼。
强汉时,商人来往络绎不绝,会在这里留宿几日,然后在前往中原。亦或者盛唐时,长安的飞天舞会在这里上演。画风阁经历了无数朝代的变迁,依旧在大漠中生机盎然地存活着。
各色客人在这里高歌饮酒,风四娘会弹着琵琶唱一曲《半面妆》,忧伤哀戚:
夜风轻轻?吹散烛烟
飞花乱愁肠
共执手的人情已成伤
旧时桃花映红的脸
今日泪偷藏
独坐窗台对镜容颜沧桑
人扶醉?月依墙
事难忘谁敢痴狂
把闲言语?花房夜久
一个人独自思量
世人角色真是为谎言而上
她已分不清哪个是真相
发带雪?秋夜已凉
到底是?为谁梳个半面妆
《南史·后妃传》:“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