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长安故事(1 / 2)
伊从何处来?尘烟落满怀。花容流年过,一曲绕梁天籁。水袖轻舞,风华绝代。阑珊一世梨花开,依旧相思,千般风情,万般无奈。生死慧眼,谁看开。
——题记
长安??黑云压城城欲摧
他站在城楼上看下去,大军压境。都城到了生死关键时刻,作为大将军的他自然是要站在城楼上。他的身后有将士三十万和满城的黎民百姓。
“将军。”她穿着胡服,衣袂飘飘、骑在马上英姿飒爽。马蹄的的疾驰过长街,街边百姓纷纷避让。将军看到她特别惊讶:“公主殿下,你怎么来了?”
她不是应该在宫里吗?君王怎么会允许她私自出宫?她看着他明亮如繁星的眼眸,看到里面有自己的影子和好似烈焰燃烧的坚毅。
“你带领将士们在这里和敌军对峙,我怎好独自在宫里享乐?”所以她不顾君王反对,众人非议。她走过雕栏玉砌,珠玉泠泠的小楼。她牵出骏马,拎着长枪。跨马提枪气势汹汹的直奔城楼而来。
角声满天秋色里。黑云压城城欲摧,剑拔弩张。将军不在多言语,他坚定的站在城楼上大喝一声:“擂鼓!”就有兵卒开始擂战鼓。
将军一马当先,公主紧随其后。他们随着洞开的城门,就像两道长虹贯日、冲进了敌人的阵营。骄兵必败,哀兵必胜。更何况将军如此英勇呢,公主虽然是女流之辈,但是杀敌一千也毫不含糊。
她利用了敌军的轻视女子心理手刃敌首,砍断了敌人的旗帜。三十万将士对阵七十万敌军,他们赢了。鲜血染红了她胡服。
将军有些恍惚,他突然记起之前他在山墙外窥视的时候。她就穿的这身胡服。衣襟上绣了柳叶。那时候她碧桃年华,身姿正是最窈窕的时候。
那时候他和新君王还是一起斗鸡走马的五陵年少。其实主要是君王喜欢,却没有人陪,他便作陪。君王眠花卧柳的时候,他守在外面尴尬的守夜。
那时候君王还是皇子,没有现在这么多距离感。
对于她,其实他是首先一见钟情的。皇子经常自比春申和信陵,那时候多好啊。可以无拘无束的纵马斜倚桥,看遍满楼红袖招。
皇家自然希望能嫁给一个贵族。恰好那日他们路过皇家庭院深深,隔着半个山墙他们窥的了她娉婷俏高台。
直到有一个春日,踏青时的他在芳汀长堤下看到了她。隔着半个柳树,他看到了芙蓉如面,她看到了詹彼淇澳。
他们相悦相亲,他一向自抑克制,可是那日却自作主张亲吻了她。
她叹息着骂他不见子都乃见狂童。他默然对叹曰: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可是她却紧紧的抱着他不撒手。后来她做了摄政公主她从善如流,纳谏博学。君王有她真是如虎添翼。
他亦是武功无双,帮着君王平定四方朔。有他在,边疆安定,国家太平。他们遥遥相望,默契的帮着共同的君王守护这大好山河。
若不能相守一生,便请君共山河吧。当初他们分别时,私下是这样约定的。
但是得知长安危在旦夕,他独自一人在城楼上应敌时她心乱如麻。在也顾不得君王和众人目光了,新得宠的夫人在她身后嘲弄道:公主可真是文武双全,还能上战场打仗呢。
她没有理会,这些年他帮着君王治理国家,教子有方。她没有任何愧对君王的,更何况君王已经不是当初雄心壮志的君王了。她私下见过他,为了长安未来。
他说:请君共山河。她沉默许久,终究还是含泪同意了。只是心软。“将军!”“公主!”“虞城万岁!”城楼下将士们因为打了胜仗而喜悦的欢呼声一浪更比一浪高。
君王下旨把王位传给她的儿子后就沉睡不醒了。下毒的人是他最宠爱的那个新夫人,因为新夫人的母亲当初因为君王怒,被杀了。而那不过只是因为茶水冷了点。
公主牵着儿子的手登上九重宫阙高处。“臣民们!感谢你们!”她穿着曲裾吉服,飞凤的华丽。
“公主殿下千岁!”底下人,包括将军为之随着一起跪拜山呼。公主却一点也不高兴,她其实不想要这些……
这就是公主和将军的故事。他对着白凤羽讲完了这一切,白凤羽感兴趣的问道:“那么,为什么。公主会成了女皇帝呢?”
“因为,没有合适的皇帝啊。”所以公主成了女帝也是理所应当的,只是后来将军功高震主,被女帝设局清理,还做了这么个千金埋骨的样子。
第十世??长安故事
莲花,六郎啊。你怎么还在睡?对不起,是我不好。以后谁也不敢伤你了!有朕在!你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