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太上黄庭中景经(2 / 2)
“好好的一部法门,被这帮败家玩意拆了个乱七八糟!”易丰气的破口大骂。
这叫什么事儿!
他以为不必在为整个功法担忧,可以一直按部就班的修行下去呢!
结果压根不是自己想的那样……真应了那句:修行多劫难啊!
实际上他确实想简单了,整部完整的《太上黄庭经》那是直指金仙大道的正统无上法门。
如果在大破灭之前,最真贵的反而是《太上黄庭内景经》,怎么可能让他如此轻易得到?
就算是大破灭后,这部经典也是极为神奇,道家的根本法门之一。
像是中丹田五气部分也是能单一的修炼出对应属性的法术神通的,可以撑得起一个门派的依仗根本了!
就连这本只能修炼下丹田的外景经,也就是因为拆分出了中丹田五气的内容,才能被易丰以一个变异妖丹的价值就兑换到手。
又怎么可能让你把能练出五种小神通的五气部分加上?
想多了吧?
做梦都不会那么便宜给你的!
易丰一通大骂也无济于事。
李慕白李老道估计没有修炼过太上黄庭的相关功法,所以也只知道最原始的太上黄庭经分为内外景经而已,并不知道外景经以被拆分。
好在修炼中丹田的五气部分,是要在精元达成无漏金丹境界后才可以修炼的内容。
他一个刚刚筑基的人也不用太担心这些。
以后的事再说吧!
随后易丰还是满怀热情,重新调整心情,根据太上黄庭外景经中修炼下丹田的步骤开始修行!
――――――――――――
“黄庭!亦名规中,也叫庐间。
指的就是下丹田!
因其为土,正是结丹之地。
又处在人身之正中,犹如“田”字之中心。
‘黄’乃土位中央居。‘庭’是阶前空地。名‘黄庭’表示中空之意。”
“又有道人言:人之一身自脐而上,为上半段,如植物之根,生机向上;
自脐以下为下半段,亦如植物之根生机向下。
生理总机关具足上下之原者,在根干分界处,身在‘脐’。
像婴儿于母胎,鼻无呼吸,以脐带行呼吸作用。
出胎后脐之功立止,鼻窍开。
凡有口诀:重在胎息。胎息者何?息息归根。根为何?脐内空除是也。脐内空处,即“黄庭”。”
正所谓“上有黄庭下关元,前有幽阙后命门”
“上有魂灵下关元,左为少阳又太阴,后又密户前生门,出日入月呼吸存。”
《黄庭外景经》修炼下丹田最重根基,首先就是累土成田。
如果说筑基,铸就道基就是在下丹田打下道台基础。可以比喻成在下丹田打上一副基础框架,那么之后就是在这框架上不断累积道行形成一片肥沃的田地。
它下可以紧闭幽门不外泄,上可以孕育精元,壮大精元。最后精元达到饱满,无缺成丹…………
知道方法之后,易丰调整自己的道基,根据法门把他的三百年道行开始重新组合,排列成中央大地稳稳的下沉在丹田道基框架上。
不过让他有些蒙逼的是,他筑基时用的是真水筑基,形成的是先天无相筑基。
此刻正以一片汪洋的形态,不断在其中变化各种事物,如同一片广阔的海洋存在于丹田。
形成了丹田无相灵气海!
他的三百年道行,根据法门在无相海中化作了一块唯一不变的陆地。
这陆地现在看上去非常小,就像一个飘在还上的小岛,大小都不到三亩地大。
下一步就是要不断积累道行,最终在丹田无相海上形成一片真我大陆。
当这片海上的陆地足够大,陆地之上才会诞生储存住精元。
也就是陆地出现精元的一刻,对应的就是灵寂期了。
之后陆地不在生长,精元不断壮大,当壮大到足够多的量,就是向内形成金丹的时候!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现在的易丰,虽然成功修炼了法门,可望着那庞大的无相筑基海,和海中的三亩小岛一阵愁苦。
“草率了!”
当初为什么要不断压缩真水灵气?
这么大一片无相筑基海!我得修行多少年?积累多少道行?才能转化成相匹配的大地黄庭啊!
需要多久才能诞生精元进入灵寂期啊?
易丰恨恨的给了自己一巴掌。
“自己多大的肚子不知道?眼大肚子小。”
现在好了,他最少要积累比正常筑基修士多n倍的道行才能突破…………
不过他自动忽略了自己现在的法力也比正常修士多了多少倍,威力不知比他人强上多少倍的好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