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 帝怒弃母女长安武堂开(2 / 2)
长安武堂不但传授武功、兵法、骑马、射箭,还教别的学堂学生要学的文化课。
俗话说穷文富武。学武比学文要费银钱的多。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学武的人每天练功,消耗体力比学文的大的多,吃的饭菜量要足油水要重,不然时间久了,身体受不了,就伤了根本。
学堂里的饭菜都是很简单油水也少,哪怕是培养秀才、举人、进士的长安书院的也就那样。
长安武堂是一日四餐,多了一个下午加餐,且每餐都很好。菜谱是徐淼淼亲自定的。
早饭的稀食是豆浆、羊奶、肉汤,主食是肉笼、肉包子、油饼、鸡蛋饼。
中饭的菜是一荤两素。主食是白面馒头、大米饭。
这个荤菜可不是那种一斤土豆只放几片薄如纸的肉片,而是炖肉、烧排骨、蒸鱼、红焖羊肉、炒鸡块。
两素当中固定的一道菜炒鸡蛋,另一道菜是炒时令的蔬菜。
下午加餐的这顿是面食糕点,枣糕、蜂蜜糕、绿豆糕、发糕之类的。
晚饭的菜是一荤一素。
晚上不易吃大荤。荤菜一般是时令蔬菜炒肉片,蔬菜与肉片的比例是二比一,肉片比酒楼的肉菜都多。
素菜多是土豆丝、炖南瓜之类的。
主食花样较多,稀饭配煎饼、豆粥配馒头、蛋花汤配米饭等。
总而言之,一天到晚的武课再累,学生们享用了一日四餐之后也不觉得累了。
对于学生们来说,家里一日的饭菜油水都没这里一顿的重,更别说味道了。
武堂的饭菜连众位出身名门大族的先生都觉得好吃呢。
武堂还有一个特殊的规定就是无论先生、学生,统统是封闭是管理。
只要武堂不放假,都得在武堂里呆上,晚上住校舍,不得回家。
因为制定者是云义黎,所以这个规定只是针对先生、学生,堂主及管事可以不用遵守。
学生还好一些,以前自由惯了的先生就受不了了。
海青滇五人反应过来时,已经来不及了,聘任书早就签了,且是按得手印。
“好你个云义黎,弄出这样的规定,把我们几个全部囚禁在武堂了!”
“不行。我刚纳了房小妾,我还没睡够呢。”
“可怜见的,我剿了几年匪,荒山野岭的睡了几年了,从去年年底才开始能够天天回府睡我的紫檀木的大床啊,如今我又回不了府了!”
五人好几次去找云义黎,最后后者终于松口了,要求武堂性别为男的先生轮流值守。
“这还差不多。”
“好了。今个你们值守。我上完射箭课就回府去睡我的小妾!”
“呸,小妾有什么好睡的。今个你值守。我要回去睡我的紫檀木大床。”
云义黎看着五人眉开眼笑离去,唇角上翘。
原来他想的就是让众位武先生轮流值守,但是怕他们不乐意,才想办法弄出这一出来。这下他们心甘情愿值守。
长安武堂的一切进入正轨。
李严、李南先后在兵部尚书及几位官员的陪同下骑马到巡视,并在饭堂与师生同吃了一顿饭菜。
二月初,大唐国开始武比科考。
兵部尚书贺步立为了能让贺族的子弟参加考试,早早的就向李严请求不要再任命他当主考官。
武比科考是极为重要的朝事。李严非常重视,于是在早朝上下旨,册封年仅十七岁的云义黎为本届武比会试的主考官。
云义黎身着紫色官服,气宇轩昂,大步流星走至宣政殿,万众瞩目之下跪下磕头受封。
从此时起,他就得在皇宫里专门给会试官员准备的宫殿住下,除了前往考场能够出宫,其余时间都不能离开,便连爱妻徐淼淼也不能够见。
李南特意去了一趟云府,“姑,父皇害你与姑父做了牛郎织女,你可别怪父皇。”
“小南南,你想多了,我们老夫老妻的半个月不见面有什么关系。”
“你与姑父去年秋天刚成亲,连个娃都没有,还敢说是老夫老妻?”李南没笑抽风去。他与海丽荣都有两个娃了,都没说老夫老妻。
徐淼淼白了李南一眼,“反正我见不到他,没觉得什么。”
“那我把你的话转述给姑父。可好?”
“随便哦。”
李南笑道:“姑,你什么时候能让我再当哥哥?”
“等着吧,快了。”
李南激动的问道:“你怀上了?”
“小孩子家家的,总管我们大人的事做甚?我看你是不是东宫的事情太少了?”
“姑,我知道了,你怀上了,所以你不想我姑父了。”
“你脑子都胡思乱想些什么。”
“那到底怀没有怀上?”
“现在还不确定。”徐淼淼为了不在夏天做月子,去年秋天到年前一直避孕,从正月开始受孕,正月至今的葵水还没有来,需要过几天用受孕试纸测检才知道。
李南大喜,“我姑父可真厉害。我得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
徐淼淼笑道:“你先别说,等过几天确定了再说。”
李南出了云族,喜气洋洋的去了徐府,“爷、二叔、婶,我姑不让我告诉姑夫,但没说不让我告诉你们。”
徐家人包括邓老八倾巢出动,全部抵达云府。
徐清林激动的道:“淼淼,贤婿好些天不在府,我们来把你接回娘家去。”
云义黎的三个堂弟,云立飞、云莫清去了长安学堂读书,云子晨在宫皂作坊。他们都是每隔几天才回府。
徐淼淼派林三弟去给三个堂弟带个口信,而后就回娘家去了。
春雨贵如雨。长安连着下了两天的中雨,可把在长安各个县城的田地里转悠的司农大人江昆高兴坏了。
老天开眼,接着来了一件大喜事。
江府的胖管家赶到了农村,找到了穿着蓑衣戴着斗笠与几名农官巡视春耕的江昆,高声道:“大人,徐郡主有请。”
江昆有些激动的道:“郡主同意了那件亲事?”
“不是。徐郡主的人说是有农事找您商议。”
江昆很是激动的道:“你怎么不早说。我这就去找郡主。”鞋上还沾着田埂的泥土,翻身上马,扬鞭而去。
管家大声道:“大人,徐郡主不在云府,现在娘家郡公府,您去郡公府。”
几位农官跟着骑马追去。
那门亲事,说起来话长了。
原来,江昆已有五十一岁,知天命的人,因着常下地做农活,身子骨很壮实,但是有风湿病。
李严体恤江昆,特意让带着徐淼淼去给江昆治病。
江昆病好之后,就带着儿孙去徐府道谢。
正好那日小青在场,还在厨房主厨做了丰盛可口的饭菜。
江昆的嫡幼子江夜炎一眼看中了小青,就让家里的人到处打听,得知小青是凯旋楼的第一大厨时,更是心悦。
江家向小青的舅舅老乌提亲,老乌说小青的命是徐淼淼给的,亲事需由徐淼淼做主。
江家就托中间人跟徐淼淼说此事。
------题外话------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以各种方式支持。把系统赠的不用花钱买的月票投下来,评价票请打五分。谢谢。
强烈推荐亲们去看下我的完结一对一宠文《药女晶晶》(出版名《君心不悔,青春作证》,纸书当当网有售)、《嫡女玲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