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爵位(2 / 2)
“后来这事闹到陛下身边,陛下以卢尚书劳苦功高又有遗嘱,又以国法不能改,犹豫不决。最后还是太师出个折中办法,说爵位乃是家事,让他们族中自己商议,不管谁继承陛下都是乐见的。”
说到这里,阿乐忍不住笑了出来。
都是老狐狸。
场上一脸轻笑之声。
阿乐顿了顿又道:“为了彰显陛下恩德,陛下特遣郎中令去卢尚书家中料理家事,以示公正。”
估计卢思泽本不愿把事做这么绝,但郎中令一到,在刀口舔血的他瞬间明白。
天子这哪是要公正处理卢尚书爵位之争,这是要趁机敲打卢家,本来家族人多口杂,要是谁不小心犯了事,正好被抓个现行。
事实也是如此,卢尚书的侄子卢思远在卢尚书丧期喝花酒,被郎中令逮个正着。
在族中长者议事时,孙氏居然还以卢思远跟卢思泽交好为由,说卢思泽无德不配继承爵位。
其他族人见孙氏根本不为卢家考虑,宁愿为了黄毛小儿不顾其他子孙前程,他们找出遗嘱破绽,说遗嘱是孙氏伪造的。
于是震惊京都的爵位之争,便以卢家大郎继承爵位,将孙氏母子三人赶出家宣告结束。
“后来孙氏带着一双儿女投靠孙廉。”太子道,“让孙廉给他们母子主持公道,孙廉你也见过的,是个一贯迂腐的。”
柳毓珄笑笑道:“孙廉还算是有良心,没有把他们母子三人赶出家门。”
刚刚阿乐说孙廉是靠着姐姐给老男人做填房,所以才得了县令一职,她还以为孙廉会不管姐姐死活。
阿乐道:“孙廉虽然有良心,但孙廉的老婆可不乐意。当时爵位之争闹的这么大,全京城都嘲讽孙氏目光短浅。”
“不至于吧。”柳毓珄道,“孙氏人缘这么差的?”
“可不是嘛。”阿乐道,“孙家出身卑微,好不容易攀了高枝便耀武扬威的。你说正经人家,谁会把女儿嫁给一个老头子。”
皇后听得直摇头,皱眉道:
“哪是这层原因呀。朝中重臣不愿意跟孙家往来,觉得孙氏是个为了私利会不顾家中老小,跟这样的人打交道,迟早要栽跟头的。”
可不是嘛,她还以为天子的郎中令是给她主持公道的。
殊不知,当时薛婕妤告病不出,关衡被太子带到江南巡视,天子留恋教坊,让太师出头。
不就是想拿卢家错处,打卢家一个措手不及。
虽然没有狠心将卢家连根拔起,但也打得卢家十年缓不过来,同时也牵连了孙廉。
每当官员考核时,碰到孙廉或者卢家子弟。其他人总会说两句治家不严,以至于孙廉的县令一当就是十年。
五年前,又一次官员考核,好在孙廉治下有方,萧平寿便让他补了一个中散大夫的官职回京。
加之孙廉多次直言纠正昭帝或者太子,不畏强权,坚持正义不惜生命代价,也要进谏。
于是平步青云,为正三品礼部侍郎。
孙廉升官的原因除了他敢于揪出上位者错处,就算是同僚也不客气。
所以孙廉在京中并不受欢迎,导致他的家眷也不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