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野外生存体验1(1 / 2)
协会联合重装徒步精英的“打火石”先生策划了一次三天的野外生存实践活动。
松花湖野外生存体验召集令
时间:9月秋季某周五-周日
地点:松花湖内岛
活动要求:三天活动,只允许携带一天半的食物和饮水
召集人员:5对10人(男女不限)
装备清单:
帐篷、睡袋、隔潮垫
饮食(一天半的饮食)
炊具(卡式炉)
实用工具:绳子、刀、网
头灯和手电
净水装置
指南针
打火机
口哨
对讲机等工具
费用:XXX
野外生存体验活动招募中。
野外生存?这个事情一听起来很新鲜但感觉很严酷、很虐,令人不敢设想。但西方早已经开始了野外生存的体验,而在中国,野外生存才刚刚开始,而没有太多的实践。
在众多人的认识里,生活在舒适安逸的环境中,长此以往,您会麻木不仁,索然无味。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敢说自己永远快乐,没有烦恼。所以,快乐不是永恒的,困难和烦恼是必须面对的。
我们都习惯了城市中的生活,也习惯了文明社会提供给每个人的便捷条件。但当您有了一颗喜欢户外的心,背起背包走进山野时,您会突然发现,原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在野外却变得那么的不确定,甚至会是艰难。比如,人离不开水,如果想喝一口水,在家里,打开水龙头就可以喝,想烧开一壶水就可以喝茶。但到了野外,当饮水或食物没有了,想喝上一口水,首先您须确定是否能找到水源,再确定水质是否可以直接饮用。而如果水质不佳,采用什么简易的过滤方法获得可以饮用的水?还想烧开水,是否具备生火条件?而没有可食用的食物怎么办?诸如这类事情在野外,你随时会碰到,怎么办?在您解决每一次遇到的困难之后,您怎么不会将自己的人生推向成功和完善?
野外生存体验,不同于任何形式的大众户外活动,其最显着的特点就是:活动场所远
离人为设施,驴友们完全置身在荒郊野外,一切都是新奇陌生的,这里有鸟语花香,野果野蛙,或有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快乐与困难并存,锻炼与健康兼练,亲近自然与回归自然同享。
此次野外生存活动还是得到了诸多的报名。在筛选后,最终成型8人(3女5男,其中2对夫妻)参与此次挑战。其中,“打火石”任领队,王一夫夫妻任后援。
此次野外生存体验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野外生活,所以,经过前期的基本培训和安全提示后,九月第一周的周五,全队开始出发。这天秋高气爽,暖风吹拂。全队乘车前往**松花湖,租船航行至环湖的内岛东侧一处沙石滩湖边,在与船家约定了第三天上午十点来接应后,全队整装后登岛。此时是周五上午的十点,为期三天的野外生存体验活动正式开始了。
“打火石”领队在清点人数,检查装备及穿着后,领头向山林出发,大家欢天喜地地鱼贯跟随而上。
队员们都是户外登山运动的爱好者,有过无数的登山经历。但这个岛却是一处队员都无人登过的山林,很是陌生。领队一脸的严峻,集中精神,凭着自己多年的重装徒步经验,在山林间以镰刀披荆斩棘开路,以指南针辨别方向,观察山势以迂回攀登,并不断地寻找着可供安营扎寨的所在。
队伍一路蜿蜒向山南边行进,不断拔高。队员们都背着重重的登山包,手执双登山仗产用仗不断敲打两旁的草棵,以便吓走可能存在的蛇或其他有害生物。
登山不似平地,平地走一步是一步,而登山的走一步却不出一步的距离,拔高更是微小。走了一阵子,大家已经开始喊累了,浑身大汗淋漓,很希望马上有个休息之地。领队并不叫停休息,而是带领大家继续前进,因为此处都是斜坡,不是休息的好地方。当穿过一片茂密的林间后,前方豁然开朗,出现一片草甸,而且相对平整的一方地块。这令大家欢呼起来,可是找到个可以坐下来休息的地方了。大家积极行进,来到这块草甸上,卸下登山包,坐下来喘息、休息,感觉累后的快乐。
有人向领队表示敬意:您怎么就知道这里有块草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