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贾维公大人长生祠(2 / 2)
最先称呼贾宝玉的乃是邓家村军校一士子,慢慢的,所有从邓家村陆军军官学院出来的人都称呼贾宝玉为校长。
可这李永芳是怎么一回事,他好像是十一年前(万历四十六年)降金,他也算资深汉奸了,而且还娶了老奴第七子阿巴泰亲闺女,阿巴泰今年才四十岁,所以他的女儿正是如花似玉年纪,他准备杀妻回明,这闹的是哪出。
李坤骂道:“校长,这些反复无常之汉奸要他降什么,不如乱炮轰死了事。”
贾宝玉愕然道:“那就看着办,要真降留一条狗命,要假降便一并绞杀。”
贾宝玉想了想又交代道:“进入辽河平原后,只清缴女真男丁,对汉人,也杀一部分顽固分子,其他妇孺汉人,便勒令其守在家里等候民府安排,其粮草留一部分自食,财货可没收充做军资。”
众人连忙点头称是,而后便散去布置。
贾宝玉闲来无事去四处走走,现在旅顺港有无业流民十几万,而且每天还有数千人被海船贩卖而来,贾宝玉给每口一两白银,拖家带口每口多给一钱,而且是下船数人付钱,按理这价格不高,但架不住量大路近。
大明这年天灾人祸不断,民不堪其负,只能卖田卖地,卖完田地卖闺女幼子,卖无可卖后,只能在饥寒交迫中冻饿而死。
千万不要用现代就业环境想象大明末年,那个时代,除了极少数需要用工,大多数人没了田地只能等死。
所以,一听说有个民团抢了无数关外土地无偿送给流民耕种,天下还有这样的好事,每户分一两百亩田地,还没有任何丁税田税,也不需要出徭役,所以能走动的沿海流民拖家带口往有船海港挤,内地流民拼命往沿海跑,所有人生怕去晚了失去这活命机会。
大明末世汉人活的太苦了,苦到死无葬身之地,这天下,莫说有人为汉人抢了无数土地,即使要他们自己去抢,只要有人领头,他们也敢,因为没有什么比眼睁睁看着一家老小饿死更可怕的。
十几万流民,贾攻招募了一万多有手艺的开始建造船作坊,钢铁作坊,木器作坊,陶瓷作坊等等,又招募一万妇女准备开办服装纺织作坊,再强制规定十五岁以下男女童必须进入学校读书识字,学校包一日两餐,剩下的七八万人便去伐木烧砖扩修道路。
总之,民团除了学校,任何地方都不养闲人,所有能动之人想吃饭,就必须干活,民团按照工作量日结工资,流民拿着挣来的纸片可以养活一家三四口人。
贾宝玉转进修路人流中,干得热火朝天流民看见个公子哥带着十几个拿枪民团兵立马好奇的驻足观望,十几个拿着本子监工的士子立马赶过来,贾宝玉摆摆手轻声道:“不要声张,你们忙你们的,再给上面打个报告,天气寒冷,各地多熬姜汤驱寒,还有南方辣椒,打听一下能不能采购,此物熬汤最驱寒,”
转了一圈,贾宝玉发现每隔一里,便有流民自发在路边垒了个石头堆烧香纸祭拜,石头上却写着:“大慈大悲活菩萨贾维公大人长生祠位。”
长生祠,难不成自己变成魏忠贤了…